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之窗 >> 理论研究

植树节 | 人与自然的关系

作者: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添加日期:2020-03-13

民胞物与:古代生态伦理典范

  中华文明悠悠五千年,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文化。如果说,“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生态哲学认知的范式,那么,“民胞物与”就是中国古代生态伦理诉求的典范,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规律的科学认知,至今仍给人以启示。

  “民胞物与”是由宋代唯物主义哲学家张载提出的理念。在他看来,天地好比父母,一切人、一切物都是天地所生,天下之人都是我的兄弟,天下之物都是我的伙伴,人不仅要爱他人,而且要爱自然。著名的“横渠四句”也体现了这一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第一点来看,天地本来无心,人类具有爱心,当人以爱心对待自然万物,那么,就可以知晓和包容自然万物,实现天人合一。显然,“民胞物与”和“为天地立心”可以互训,是中国古代生态伦理的典型命题。这一传统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爱育草木。中国古代提出,人类对待草木的恰当行为是遵循时令。《礼记·祭义》提出,“树木以时伐焉”。因此,中国古代对肆意践踏草木的行为持有严厉的批评态度。孟子讲:“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柳宗元也曾赋诗:“君不见南山栋梁日稀少,爱材养育谁复论。”根据这种反思,中国古代不仅形成了爱花惜草的伦理审美心理,而且形成了植树造林的优良传统。《管子》讲道:“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白居易《春葺新居》有咏:“栽松满后院,种柳荫前墀”,“移花夹暖室,徙竹覆寒池”,“池水变绿色,池芳动清辉”。中国共产党人发扬光大爱树植树的传统,在中央苏区时就开展过群众性的植树运动。新中国成立以来,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促进了中国的绿化。

  恩及禽兽。鱼鳖禽兽的生长具有明显的季节节律,遵循时令同样是人类对待鱼鳖禽兽的行为准则。《礼记·祭义》提出,“禽兽以时杀焉”。钓鱼捕鸟用于祭祀具有不得已的原因,孔子反对采用一网打尽、覆巢毁卵的行为。这就是“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道德律令。面对动物临死时的恐惧发抖,孟子提出了“恩及禽兽”的伦理,要求“君子远庖厨”。在荀子看来,“鱼鳖优多”才能够保证“百姓有余用”,因此,“杀大蚤,朝大晚,非礼也”。在其发育的时候捕杀动物,不符合礼的规范。反观当下新冠肺炎疫情有可能是由不当食用野味造成的公共卫生风险事件,敬畏生命的律令意味深长。

  忘情山水。中国古代不仅在比德的意义上看待山水,而且将忘情于山水作为重要的人生境界。孔子提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的价值判断。水奔流不息,智者应像之一样不舍昼夜;山稳重不迁,仁者应像之一样志存高远。如此,人将与山水融为一体,汇通自然风物与人的品性,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就是“君子比德于山水”的道理。这一思想与现代生态伦理学代表人物利奥波德的“像山那样思考”的思想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庄子提出:“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山水具有的辽阔而朴素的大美,可使人获得充分的精神享受。因此,山水画、山水诗成为中国艺术的重要形式,表达着中华民族对天人合一的伦理和美学向往。

  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将“绿色”纳入五大发展理念,将“美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提出建立健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些重要论述既是对中华传统生态文化理念的秉承,也是引领中国走向绿色发展之路的理论之基。我们须系统整理中华传统生态文化,积极促进传统生态伦理观实现现代化转型,以生态文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张云飞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本文刊登在《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年3月12日理论周刊第7版)



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省思

  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辩证关系,就是发展生产力和保护生产力的关系。这既是对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哲学思考,也为当代世界解决现代性的矛盾和冲突贡献了富有智慧的中国方案。

  春和景明,新绿初绽,我们又迎来了植树节。持续一个多月的全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也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尽管尚未查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最初原因,但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该何去何从?对于这一关乎人类发展的根本性哲学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审视和反思。

  马克思、恩格斯经历过1853年欧洲暴发的霍乱,也了解一些国家出现的地力耗损、森林消失、气候改变、江河淤浅、瘟疫肆虐等问题。人类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自然成为他们思考的哲学问题。其要点,一是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人靠自然界生活”,不管自然界的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住房还是其他形式表现出来,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二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人类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也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人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三是人与自然界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中,人受自然界的支配,而人支配自然界的前提是合理运用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讲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恩格斯还说,“如果说人靠科学和创造性天才征服了自然力,那么自然力也对人进行报复”,报复的程度视人利用自然力的程度而论,而不管社会组织得怎样。

  这就涉及到人能否摆脱自然规律的约束而独立,即人的“自由”的问题。自由当然是个好东西,但何谓“自由”?自启蒙运动以来,人们多是从政治和法律意义的层面来理解自由,即公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其意志活动有不受限制和强迫的权利。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国外有些精英和民众认为,要求民众戴口罩是对人的自由的限制。但从哲学层面理解自由,自由就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如同恩格斯指出的,“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就是说,“自由”是建立在对必然性的认识的基础上,人所进行的积极的自觉活动。没有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就没有人的自由。

  从哲学回到现实生活,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工业文明时代到来后,科技进步和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带来的“现代性”及其后果。现代性包含的理性、实用、科学、进步等观念,体现了一种对历史发展进步的信仰。但工业文明带来的危机和人类对它的反抗,构成了现代性的另一面。二者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马克思、恩格斯既看到了工业和科学的力量,也指出了现代性带来的现代社会的物化或异化问题。1856年,马克思在伦敦《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讲中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马克思、恩格斯当年体验的现代性及其后果,在当今世界不仅没有被消解,而且暴露得更加充分,表现为工业文明的隐患、资本逻辑的主导和功利主义的膨胀等“现代性后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日益凸显。可以说,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和我们当今一样,都面对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怎样摆脱“现代性困境”,既实现现代化发展,又规避现代性的后果?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考,依然具有超越时空的现实价值。

  今天,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人与自然应是和谐相处的关系,人们要有计划地利用自然界为一定的目的服务,但不是单向度地征服和改造,二者之间不是征服或被征服的关系,不是“开战”而是“合一”的关系。我们以前强调“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提出了“保护生产力”的新理念,拓展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生产力过程中“自然条件”作用的观点。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的辩证关系,就是发展生产力和保护生产力的关系。这既是对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哲学思考,也为当代世界解决现代性的矛盾和冲突贡献了富有智慧的中国方案。

  敬畏自然,尊崇、顺应、保护自然生态,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是全人类共同的课题,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在人类历史上,每次大的疫情发生,都会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重大冲击。但历史的灾难也可能以历史进步为补偿。是否承认增长有极限,能否超越无视人与自然之整体关联的无机论的“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这是当今人类必须严肃面对的问题。就像摩尔根在评断文明时代所说的,只要进步仍将是未来的规律,那么单单追求财富就不是人类最终的命运。如果我们真要获得自由,就不要幻想摆脱自然规律的约束。如果人类能从反思中带来发展理念的革命,真正走向一种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人类文明就会前进一大步。(孙代尧 作者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本文刊登在《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年3月12日理论周刊第7版)



感恩森林珍视森林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原则和实践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国家、民族最大的生存资本,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关系生存安全、淡水安全、国土安全、物种安全、气候安全和国家外交大局。森林是自然界最丰富、最稳定和最完善的储碳库、基因库、物种库、资源库、蓄水库和能源库,影响着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如同我们每天吃的粮食和喝的水一样重要。

  森林是生物多样性的摇篮。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典型、最多样和最重要的生态系统,是多种动植物、微生物生存和繁衍的栖息地。中国陆生野生动植物物种的80%以上生存在森林中,这些都是人类生存、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和应对各种各样不可预见的灾难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

  森林是人类的生物资源宝库。森林不但能够提供多种宝贵的木材和原材料,还能提供木本油料、果品、工业原料等非木质资源产品。在森林中,既有大量的食用植物,如枣、栗、柿、猕猴桃等,又有很多油料植物,如油茶、油桐等,还有丰富的药材资源。近年来在森林植物粗榧中发现了三尖杉酯碱抗癌药物。

  森林是抑制全球变暖的缓冲器。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下来。科学研究表明:林木每生长1立方米,平均吸收1.83吨二氧化碳,放出1.63吨氧气。全球森林对碳的吸收和储量占全球每年大气和地表碳流动量的90%。另外,通过森林生物质材料和生物能源替代化石燃料的产品,例如钢铁、水泥、煤炭、石油、天然气,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森林是人类防疫的天然屏障。每一片树叶就是一个滤毒器,在光合作用中,叶面上的气孔敞开着,空气中的有毒物质可吸附在植物表面或进入叶组织储存在植物体内,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来的气体则一般是无毒的。同时,森林中较多植物可分泌多种挥发性物质,如萜烯、乙醇、醛、醚、有机酸等,能杀灭例如伤寒、白喉、肺炎、结核、痢疾等多种病原菌。有研究表明,森林的杀菌能力要比无林地带高3-7倍。

  森林是空气的净化器。每人每天需要吸进0.8公斤氧气,排出0.9公斤二氧化碳。通常一公顷阔叶林一天可以消耗1000千克的二氧化碳,释放730千克的氧气。据测定,森林中空气的二氧化硫要比空旷地少15-50%。植物还可以吸收氯气以及比二氧化硫的危害高20倍的氟化氢等有害气体和致癌物质,并具有吸收和抵抗光化学烟雾污染物的能力。同时,森林树木叶片的表面大多长有绒毛,或有油脂、黏液等分泌物,可以吸附大气中悬浮的粉尘、微小颗粒等,具有很强的阻挡、吸附、滞留和过滤作用。

  森林具有满足人类身心健康和精神享受的功能。森林由于含有负氧离子成为了人类休闲和康养的圣地。比如,森林里新鲜空气中含有丰富的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达3000个左右,能给人清新的感觉,对肺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此外,森林景观及森林中许多植物散发的芳香和五颜六色的植物花朵,均给人以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感觉。据调查,凡是环境绿化好的地方,工作效率可提高15-35%,同时还能极大地激发人的创作灵感。

  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的生存一直都无法离开森林的庇佑,我们应当感恩、珍视。由于人类对森林资源的大量消耗,全球森林面积逐年变小,引起了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因此,植树造林,保护和扩大森林面积,提升森林质量,增加森林资源,是关系到人类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大事。今天,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生态为民、保障民生、社会参与的原则,以创建健康、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探索我国森林保护修复与多功能可持续经营的理论和范式,确保森林面积逐步增加、质量持续提高、功能稳步提升,建设美好绿色家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刘世荣作者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本文刊登在《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年3月12日理论周刊第7版)



0